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理论依据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大小:
917.13 KB
报告字数:
35215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分别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语言问题的论述及西方语言学、语言哲学中不同流派对语言的理论内涵,并重点梳理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语言的丰富内涵,论证了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与西方语言学、语言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及超越,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点及其影响
  •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点阐述——实践论的语言观点
  • 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方法
  •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典范及其影响——以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为例
  • 高度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功能
  • 明确提出语言使用的三性标准,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 大力提倡具有中国特色、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风格
  • 反复强调以人为本的语言使用原则
第三节 西方批判语言学的方法支持
  • 批判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 批判语言学的基本解析方法
  • 批判语言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方法支持
第四节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主要观点及分析结构
  • 语言分析方法
  • 结构主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结构
  • 意向性理论
  • 哲学解释学:理解、对话、主体间性、视域融合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超越
  • 现实性
  • 主体性
  • 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