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
邓翠华 陈墀成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11 MB
报告字数:
3274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在当前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使命是促进其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为什么可以协调发展(包括二者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实践基础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什么制约因素,等等);二是如何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回答和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也是贯穿本课题的主线。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工业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工业化进程

作者简介:

邓翠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1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与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生态责任》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福建省第八届(200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墀成: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生态哲学,出版专著《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14)、《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华书局,2005)、《筛选、组织与传播——科技创新的信息新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等多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近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厦门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10多项;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2007年、论文类2009年)等奖项多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含义及关系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含义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实条件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 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
  • 生态化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支撑力
  • 生态化哲学范式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