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化制度体系

作者:
邓翠华 陈墀成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4027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物质基础、科技支撑、思想基础,还需有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制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生态文明制度刚性强弱的视角,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生态文明市场机制、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视角,应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度、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等,并使这些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工业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工业化进程生态化制度体系

作者简介:

邓翠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1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与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生态责任》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福建省第八届(200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墀成: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生态哲学,出版专著《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14)、《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华书局,2005)、《筛选、组织与传播——科技创新的信息新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等多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近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厦门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10多项;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2007年、论文类2009年)等奖项多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制度体系建设
  •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需要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含义与分类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路径
第二节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与法律制度生态化
  •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必须体现和弘扬法治精神
  •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法律制度建设中
第三节 生态文明政府责任制度
  • 政府环境责任与生态文明政府责任制度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府责任的保障制度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府责任的约束制度
第四节 生态文明市场调节机制
  • 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市场机制的作用
  • 建立生态文明市场机制何以可能
  • 建立生态文明市场机制要处理好的关系
第五节 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主体条件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