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透析当前西方经济危机——“《资本论》、《帝国主义论》与当前西方金融危机”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王立强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13507字
所属图书: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9~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7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扩散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致使世界面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论》、《帝国主义论》等等经典著作发表以来,人类历史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光芒和穿越历史的现实指导意义。透过大量破碎的“金融泡沫”,人们更加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009年2月11日和3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世界历史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青年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两次举办学术研讨会,从《资本论》、《帝国主义论》视角深刻揭示西方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其实质,提出我国的应对措施。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宣部、中组部、中联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程恩富、丁一凡、张宇、林小芳等20余位专家学者先后作大会发言。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西方经济危机理论方法

作者简介:

王立强:男,云南昆明人,博士,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研究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与公共行政比较,欧盟法,美元霸权的因果剖析,借助政治认同促进制度创新等。

文章目录
·危机当前重读《资本论》、《帝国主义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运用《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揭示西方经济危机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
  • 1.制度失灵——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失灵
  • 2.理论失灵——无论是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还是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理论,都无法避免危机发生
  • 3.市场失灵——自由放纵,造成了市场失灵
  • 4.国家监管失灵——政府对金融领域监管失灵
  • 5.文化价值观失灵——西方近代观念、主体性观念和单纯功利主义、唯利是图等价值观念失灵
·由虚拟资本运动引发的这场危机比任何一次危机都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美元霸权
·美国经济和美国模式面临真实挑战
·各国共产党对西方经济危机的看法
西方经济危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面教材
  • 1.摆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金融业服从、服务于物质生产和流通的需要
  • 2.国家在政策上、体制上和舆论宣传上,不能鼓励投机
  • 3.重新认识和界定西方金融化、私有化战略
  • 4.要有“不怕鬼”和“不被鬼吓倒”的无畏精神
  • 5.要清楚地了解资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原则,密切关注西方国家动向,抓紧研究和制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