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对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综合分析与批判借鉴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孙文沛 李战胜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1.39 MB
报告字数:
33334字
所属图书: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将从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教育及其理论生成的关系视域,对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机理与演化动力、价值诉求与意识形态特征、理论特点与学术风格进行整体概括,并阐述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具有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德国政治文化极端民族主义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文化危机

作者简介:

傅安洲:1961年生,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常委、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并留校工作,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1997-1998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习访问,后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奥地利等国访问交流。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德国政治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欧洲公民教育及其比较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出版《德国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等多部专著、教材。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励。

阮一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在《比较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

孙文沛:历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研究德国现当代史。

李战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政治教育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 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的关系
  • 政治教育对战后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政治教育理论形成演进动力
  •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三次转换
  •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形成演进的机理
第三节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
  •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政治属性
  •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属性
  •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本土属性
  •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学科属性
第四节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
  • 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相统一
  • 理论自主性诉求与提升对话能力相统一
  • 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统一
  • 加强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建设政治教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