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多元发展与主导价值的统一(1980年以来)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孙文沛 李战胜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3 MB
报告字数:
14360字
所属图书: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进入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民众在道德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扩大,加之自由主义文化所标榜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批判思潮,导致社会上产生了少见的道德滑坡、意义危机以及信仰缺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政治教育的理论热点和时代主题逐步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如物质高度繁荣带来的道德问题、现代化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冷战”带来的世界和平问题等,体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道德认同危机“博特斯巴赫共识”两德统一”

作者简介:

傅安洲:1961年生,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常委、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并留校工作,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1997-1998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习访问,后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奥地利等国访问交流。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德国政治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欧洲公民教育及其比较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出版《德国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等多部专著、教材。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励。

阮一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在《比较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

孙文沛:历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研究德国现当代史。

李战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政治与道德认同危机及对“博特斯巴赫共识”的修正
  • 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与道德认同危机
  • 对认同危机的教育反思
  • 对“博特斯巴赫共识”的修正
第二节 后工业时代的新课题与政治教育新思潮
  • 后工业时代的政治教育新课题
  • 政治教育的新思潮
第三节 “两德统一”与政治宽容教育理论
  • “两德统一”与政治教育新课题
  • “民族认同”与宽容教育理论
·第四节 基于《基本法》的政治认同教育思想与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第三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