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规则与私人性:关于《哲学研究》中202节的评论

作者:
尼克拉斯·保罗·赞威尔 徐弢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12188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质疑语言和规则之间存在强力联系的假定,该文认为我们从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守规则的讨论中并不能得出标准的解读观点,即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可能的。该文从区分语言和规则以及私人规则和公共规则之间的不同角度,为私人语言和私自遵守规则行为的存在作了辩护。该文指出,我们并不是通过遵守规则而理解语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202节中说个体间的公共的规则不可能私自地遵守或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存在私人规则的话,那么这些规则当然可以被人们私自地遵守。我们的推理过程和实际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私人规则。该文得出结论认为,私人规则的遵守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不同于公共规则的遵守而已。维特根斯坦需要在一种特殊的限定的公共意义上来使用“规则”。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公共规则遵守规则私人语言私自地

作者简介:

尼克拉斯·保罗·赞威尔:作者尼古拉斯·保罗·赞威尔(Nicholas Paul Zangwill)系英国赫尔大学(Hull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他同时也是《不列颠美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心灵、语言与音乐》(Mind,Language and Music)、《中欧美学杂志》(The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Aesthetics)等多个知名国际哲学期刊编委,英国皇家音乐学会领导小组成员。其研究专长是规范性形而上学,具体应用领域包括道德哲学(特别是元伦理学)、美学(特别是艺术哲学、音乐哲学、康德美学、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实在论/反实在论争论)、分析形而上学(特别是属性实在论)和心灵哲学(特别是心身关系问题)。

徐弢:男,1983出生,安徽潜山人,哲学博士,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文化方面的研究。

文章目录
·语言和规则
·规则,公共的与私人的
·“规则”与“私人性”
·公共的规则
·私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