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世纪的传统城市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

作者:
陈晓梅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59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506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城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阐述进入21世纪,城市工作以社区建设为主题全面展开。在传统城市扬州古城保护工作中,传统城市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以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有力的助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善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关键词:

扬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城市

作者简介:

陈晓梅:陈晓梅 1972年生,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学术著作《扬州名水》,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红旗文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

文章目录
城市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 (一)建立社区居委会
  • (二)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 (三)深化社区服务
·古城保护下城市街区的复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1.创新社区文化,探索治理新模式
  • 2.开展“四进”社区活动
  • 3.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
本阶段城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1.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带动力
  • 2.改进民生,提升福利,用发展的事实,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 3.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
  • 4.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