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传统城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作者:
陈晓梅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07 MB
报告字数:
20745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城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传统城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关键词:

扬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城市

作者简介:

陈晓梅:陈晓梅 1972年生,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学术著作《扬州名水》,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红旗文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

文章目录
历史规律总结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精神观念文化的影响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
未来路径探讨
  • (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富有营养的土壤
  • (二)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 (三)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 (四)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 (五)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