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5年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表现——基于河南豫西五村的调研分析

作者:
李全喜 王云航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49 MB
报告字数:
10196字
所属图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民生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实践,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豫西五村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的实证调研予以说明。调研发现以下内容。在认知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意识有所提升,但还缺乏对农村环境的整体认识;维护生态权益的意识较强,但缺乏主动有效举措;获取环境信息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客观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认为生态权益维护的困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在维权实践中,向基层农村及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维护的主要方式,但其应对举措存在消极忍让与被动参与的倾向。农村留守妇女期待多元化、有效性的维权举措。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留守妇女生态教育形式、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职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制度体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信息获取通道。

关键词:

留守妇女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权益生态维权

作者简介:

李全喜:男所属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导师:王春光在站时间:2011.12~2017.1现工作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liquanxi163126@163.com

王云航:女工作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幼儿园联系方式: yunhang3578@163.com

文章目录
·研究缘起
·调研过程与样本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
  •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态意识有所提高,但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
  • (二)农村留守妇女获取环境信息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客观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 (三)农村留守妇女认为生态权益维护困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
  • (四)农村留守妇女期待形式多元、行之有效的生态权益维护措施
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维护的实践表现
  • (一)向基层农村及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维护的主要方式
  • (二)农村留守妇女应对生态恶化的举措存在消极忍让与被动参与的倾向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