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导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790.17 KB
报告字数:
18033字
所属图书: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1~194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腐朽,中国逐渐陷入亡国灭种的深渊,无数先进中国人力图挽救民族危亡,或与外族武力抗争,或由内而发、由下而上进行农民起义,或由上而下进行改革。晚晴以降,中国与外国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中国国内所发生的起义也接续不断。革命更是自从辛亥革命引发之后一发而不可收。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于是“阶级革命”“国民革命”相继并起。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一九二〇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前言”第1~6页、第66~101页。之后,战争风起云涌,革命日益频繁。最后,真正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是中国共产党。正是它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1949,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选题旨趣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认知的研究
  • (二)关于党的领袖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认知的研究
  • (三)关于党的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认知的研究
  • (四)关于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研究
·研究思路与方法
概念界定
  • (一)近代中国
  • (二)社会性质
  •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
  • (五)时间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