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一大至六大:从“资本主义式”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750.49 KB
报告字数:
21928字
所属图书: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1~194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可能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并未明确意识到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的认识也就无法十分清晰。至于这一问题与中共正在筹划和进行的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共也没有自觉地意识到。然而,随着中共领导的革命不断推进,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日渐成为中共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中共正是由于正确地认识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够不断地做到激流勇进。当然,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知是一个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共一大至中共六大前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探索历程就是这样。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一大前后: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式的”?
“远东会议”前后:“半殖民地”中国是“半独立的封建国家”
  • (一)“远东会议”:中国是“家族式小农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半殖民地”
  • (二)陈独秀:中国是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半独立的封建国家”
  • (三)二大:“半殖民地”中国是“封建势力统治的国家”
  • (四)陈独秀:中国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勾结支配之下
  • (五)三大:“中国人民受外国及军阀两层暴力的压迫”
  • (六)四大:中央文件中再次出现“半封建”概念
1926年:“两半说”首次出现
  • (一)蔡和森:“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
  • (二)《国际评论》周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五大:突出强调中国的“封建或半封建关系”
·六大:“现在的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半封建制度”
·六大之后:“两半说”首次被政治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