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劳力劳心:我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劳动教育
作者:
李珂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2 MB
报告字数:
15119字
所属图书:
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3.17-39
李珂
摘要: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时至今日,这些思想中仍有许多内容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成为当今劳动教育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 理、继承与合理地批判利用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就成为摆在劳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教育的起源来看, 我国先民早期的教育发生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基本是一致的。早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耕读文化的产生,教育的普及又进一步加速了耕读文化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耕读文化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具魅力,折射着中国由古代到现代转变的思想光辉,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开展劳动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传统哲学中的劳动反思、农耕文明中的社会分工、劳力与劳心的价值之辨、仁政思想中的劳动正义和耕读传家中的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劳动思想与教育发展,以期古为今用,为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劳动教育
耕读文化
作者简介:
李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中国古代庸官之议与治庸之道
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救国救民:民国时期劳动教育的积极探索
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演变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回顾
行胜于言: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功能支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新发展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原则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设计
文章目录
·
传统哲学中的劳动反思
·
农耕文明中的劳动分工
·
劳力与劳心的价值之辨
·
仁政思想中的劳动正义
·
耕读传家中的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