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革命形势的进展,1911年12月,英国在中国政体问题上的立场出现动摇,但是日本依然难以接受中国将建立起共和制是大势所趋。12月21日,日本收到由英国提出的在中国建立共和制的善后方案后,在第二天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依然做出了本着在中国推行立宪君主制的原则促进南北和谈的决定。桜井良樹 『辛亥革命と日本政治の変動』、岩波書店、2009年、第37頁。虽然日本最终在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面前被迫承认和接受了中国的共和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中国政体问题上的态度异常顽固。清帝退位前夕,日本已经意识到清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但是依然想借承认新成立的共和政府一事做交易,捞取利益。伊集院彦吉在1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日本政府不能轻易地承认新成立的中国政府,而是等等看袁世凯的动向,届时设法使其对日本做出有力的补偿或者承诺。桜井良樹 『辛亥革命と日本政治の変動』、岩波書店、2009年、第37頁。1月24日,日本驻俄大使本野一郎奉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之意,在与俄国外务大臣商谈如何联手扩大在东三省的侵略权益时,也提到了利用未来中国的共和政府需要国际社会的承认来要挟中国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