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

作者:
李忠红 王贺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789.33 KB
报告字数:
12996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德育本义应指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德”“育”二字是分开的。《说文解字》释“德”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无愧于心。”可见“德”即道德。“育”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养子使作善也”,即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育”同道德教育。事实上,“德育这一概念的出现,从教育史上看,是起始于中国近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
关键词:

道德教育孔子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李忠红:男,1965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参与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课题等多项;在《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编著4部;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王贺:

文章目录
“为仁由己”途径
  • (一)“为仁由己”的内涵
  • (二)“为仁由己”的价值
“自省自讼”途径
  • (一)“自省自讼”的内涵
  • (二)“自省自讼”的目的
“能近取譬”途径
  • (一)“能近取譬”的内涵
  • (二)“能近取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