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在重演与解构之间——论“类比的统一性”问题

作者:
库提纳/文 王宏健/译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29070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18年上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要探讨的是,布伦塔诺如何尝试根据存在之类比的学说这一线索,来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展开系统化。对存在者及其多重含义的追问集中于范畴分析。海德格尔对布伦塔诺解释中的这一决定性要点的解读,是极具批判性的。他的批判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对传统判断理论(作为真理的位置)的解构,然后是对存在(ousia)的时间性解释,最后是存在的真理含义的明确提出。与布伦塔诺不同,海德格尔尝试以一种源初的发生方式揭示范畴的发生行为,这取代了布伦塔伦提供一种“范畴系谱学”或者一种“范畴演绎”的尝试。自此,重要的是,将构成希腊之现成范畴的背景的原初经验加以突出:希腊存在论的源始规定是从制作(poiesis)范畴中派生出来的。同时,要批判性地探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阐释的可能性和界限。

关键词:

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存在之统一性类比的统一性布伦塔诺

作者简介:

库提纳/文:库提纳(Jean-Fran?ois Courtine,1944-),法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巴黎索邦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存在论及其历史,著有《海德格尔与现象学》(1990),《存在之范畴:古代与中世纪哲学研究》(2003)等。

王宏健/译:王宏健(1989-),男,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19-20世纪欧陆哲学,主攻海德格尔哲学。译文出处:Jean-Fran?ois Courtine,“Zwischen Wiederholung und Destruktion—die Frage nach der analogia entis,”in Heidegger und Aristoteles,Freiburg/München,2007,SS.109-129.本译文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小虎博士的校改,并且得到了原作者库提纳教授授权发表,特此致谢。

文章目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