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康学”尚能得到部分维新同人的理解、包容的话,那么“康教”及康门师徒为维护“康学”“康教”所表现的结党做派,则遭到了时人的一致反对。当甲午战败、维新初起之时,康门师徒以其对变法的执着追求而被其他维新同志视为“吾党”。但康门师徒的维新是以“康学”“康教”为指导的,且他们有着与其他维新同志截然不同的结党做派。因此,随着维新运动的展开,为了维护“康学”“康教”与师门利益,康门师徒不惜与其他维新同志冲突、决裂,遂被时人目为“康党”。从“吾党”到“康党”的称谓变化,不仅显示了康门师徒与变法派官绅的关系离合,而且折射出了“康党”的内涵与特征。因此,本章拟以《时务报》为中心,从“康党”与其他变法派官绅关系的离合入手,分析“康党”称谓的由来,“康党”内涵的演变,以及变法派官绅对“康党”态度的前后变化、双方关系离合的原因,兼及时人对“康教”的态度,从而窥探这一关系离合所造成的多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