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有活动,“生命线”反映出其在中国共产党事业中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已有研究且成果丰硕,但自2005 年将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之后,对其价值的追问逐渐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有价值,且在实践、专业、学科等不同维度中分别展现。
本书试图从学科视角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其他学科存在的意义,且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历经两次调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中,回答处于末端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他五个二级学科所具有怎样的价值意义。为此,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域,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沿革,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在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并对其学科价值的实现做出初步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论
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参与编写4本著作,参与10余项课题,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及突围策略研究”(YB20180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项目“提升中国价值观国际认同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18JS893)等4项课题。荣获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专项、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专项资助。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云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荣获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云南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