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学术著作。由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和体制等因素,中国社会转型道路的选择具有独特性,这一独特性被称为“中国道路”。经济特区绝不仅仅是特殊政策的产物,更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非均衡发展背景下,加快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特区本身就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实质与内涵。研究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形成的内在逻辑,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奇迹产生的原因,还能为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体制的完善和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提供生动的实践与坚实的理论。
论发展型国家:中国道路实践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1)
改革之路
探求中国道路密码
浙江舟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西方经济学”广东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主持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广东经济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出版著作有《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中国经济特区史论》《政治经济学》等。科研成果两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