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这个主题,收录了作者近20多年间所取得的代表性学术成果45篇。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分析和阐明了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批评了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院倾向,得出了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既植根于丰富的经济实践,又立足于全球发展视野,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支撑等一系列重要结论。第二部分,作者从经济运行与机制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内在逻辑,阐明了市场的基础甚至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逻辑根源和实践基础。第三、第四两部分,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以较大篇幅分析和阐述了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及总供求缺口的发生原因与机制,并由此揭示和阐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其格局,指出了大调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调意义以及大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并由此分析和阐明了“李约瑟之谜”的破解逻辑。第五部分,作者以较大篇幅认证和阐明了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逻辑和方法,重点分析和阐释了我国经济发展次高增长阶段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调节需求、推进供给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参数。
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2021)
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2023)
马克思宏观经济模型
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解读
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中国社科院院级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参政议政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空港城市发展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工信部委托项目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曾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经济发展与增长、民营经济理论与政策,是我国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的早期研究与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