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神话、道德、艺术、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都指向生活世界总体意义和工作世界核心价值,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反映、映照、折射、启示、预示、展现、建构等直接与间接、实在与虚幻、理性与非理性的方式。意识形态都是生活世界意识形态,本质都是工作世界意识形态,而不只是政治或经济意识形态。本章以哲学研究、妈祖信仰文化(妈祖教)和诗文化为范例,探究意识形态文化的意义与建构问题,是前述文化世界一般意义结构理论在意识形态文化层面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首先承接前述资源型文化向创造型文化转型的话题,具体探讨哲学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的转型问题,这也是哲学的意义与建构问题。而关于一般哲学意识形态,前面特别是第三章已做了大量的阐述。其次探究宗教信仰文化的意义,而关于一般宗教信仰文化的产生和意义问题,笔者已在第一章第三部分做了较为具体的考察,这里主要探究先大陆后海洋的妈祖信仰文化的空间生态,这既是基于工作世界的妈祖文化意义的分析与建构,也是对一般宗教意识形态意义的分析与建构。最后以诗歌文化为范例探究诗文化的生活世界总体意义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这也是对诗文化意识形态意义的建构。本章的主旨就是通过探究哲学研究、妈祖文化和诗文化的生活世界总体意义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把意识形态文化建立在文化世界哲学基础上,并在工作世界的核心价值取向的意义上重建意识形态文化的意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