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景叙述: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
吴志华 廖志豪 叶超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33547字
所属图书: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宏观环境来看,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产生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随之展开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孕育和生成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
关键词:

干部选拔竞争性选拔全景叙述

作者简介:

吴志华: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事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研究领域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行政体制等。出版独著、合著、主编的著作和教材18部,在《政治学研究》《美国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项。

廖志豪: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合著)、《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行政学概论》(副主编)等,在《行政论坛》《学术论坛》《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叶超: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发表SSCI期刊论文2篇、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

文章目录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宏观背景
  • (二)中观背景
  • (三)微观背景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历时性发展
  • (一)思想孕育与初期探索(1980~1993年)
  • (二)渐续推广与制度规范(1994~2008年)
  • (三)全面推进与机制完善(2009~2012年)
  • (四)理性反思(2013年至今)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现时性全局概览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总体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