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之导论

作者:
吴志华 廖志豪 叶超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905.65 KB
报告字数:
12418字
所属图书: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指面向社会或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选拔任用干部活动的统称,包括面向社会的“公开选拔”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进行的“竞争上岗”以及其他一些在实践中出现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形式。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论述中提到“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这是党的权威文件首次提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这一命题,并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具有公开性、透明性考试性、竞争性等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形式统称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关键词:

干部选拔竞争上岗干部制度竞争性选拔

作者简介:

吴志华: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事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研究领域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行政体制等。出版独著、合著、主编的著作和教材18部,在《政治学研究》《美国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项。

廖志豪: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合著)、《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行政学概论》(副主编)等,在《行政论坛》《学术论坛》《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叶超: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发表SSCI期刊论文2篇、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文献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总体框架
·创新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