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选拔尤其是产生人选的一种方式。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端以来,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实践发展历程。本书采取历时性与现时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提炼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景叙述、实践考量、认知述评、学理诠释、外部借鉴、对策建议等维度,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进行了多视角的系统研究。本书提出的一些阐释性理论观点、实践诊断性分析以及方式和技术改进的对策,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干部选拔的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与制度化
遵义会议精神与党员干部教育
农村廉政建设实践与路径
论党员领导干部的核心价值定力
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事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研究领域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行政体制等。出版独著、合著、主编的著作和教材18部,在《政治学研究》《美国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项。
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合著)、《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行政学概论》(副主编)等,在《行政论坛》《学术论坛》《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师,出版《干部竞争性选拔及其优化路径》(合著),发表SSCI期刊论文2篇、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