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批判逻辑的展开与深化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大小:
1.17 MB
报告字数:
3814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确立了其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重逻辑:批判逻辑、建构逻辑、超越逻辑。其中批判逻辑是贯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始终最基本、最重要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批判逻辑的展开过程,也就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展开过程。这一过程依批判视域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哲学视域阶段(1835~1846)、政治社会学视域阶段(1847~1856)、政治经济学视域阶段(1857~1870)。在第一个阶段,马克思完成了对意识形态的存在论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正式形成;在第二个阶段,马克思展开了对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伦理批判,深化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展开了对资产阶级经济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深入最本质的层面。这一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不仅完成了对意识形态本身的批判,而且完成了对意识形态存在的现实根基的批判,因而是一种彻底的、深入本质的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逻辑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但也是走向误区的发挥。

关键词:

资产阶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拜物教批判逻辑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伦理批判
  • 意识形态理解与批判的转向
  • 资产阶级政治社会批判
  • 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批判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经济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与方法批判
  • 双重批判: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批判
第三节 批判逻辑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的得失
  • 接续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逻辑
  • 丰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思想内容
  • 意识形态批判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