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24日,继南京之后,浙江省首府杭州陷于日军之手。杭州作为江南名城,在全面抗战初期并未如南京、嘉定、松江等地般遭受严重兵燹,“然而政治经济一切秩序所受到的破坏与混乱,也并未成为交战区普遍之例外”。「工作概況 杭州特務機関」井上久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80頁。沦陷期间杭州既是日军牢牢控制下的“警备区”,又处于日伪与国共军事对峙的前线,当地民间抗日力量始终活跃。目前学界关于沦陷时期杭州基层社会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然而对于杭州宣抚工作的成效与局限,及其对区域社会造成的影响,则较少涉及。日伪当局对沦陷后杭州的各种统治策略,在教育、宣传与医疗方面已受到一定的关注,如徐娴《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师范大学,2019;匡成:《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医疗卫生管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师范大学,2019。而对于浙江沦陷时期日伪对教育、文化的统制及对“升平”气氛的营造,参见周章森《日本在侵华期间对浙江沦陷区的奴化教育》,《浙江学刊》1997年第1期。章伟良发现,日军为了更有效地在杭州推行日语教学,除了当地的小学日语教师由伪教育局指派,中学、大学的日语教师皆由杭州日军的最高机构杭州特务机关分派,参见章伟良《浅析杭州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教育及其影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陈永忠:《论日伪对浙江的文化侵略》,《浙江学刊》2015年第4期。对于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在浙江各地所犯暴行的揭露,参见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日军侵略浙江实录(1937—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加拿大历史学者卜正民关注到日本军队这一“恐怖、极具破坏性”统治者,与沦陷后江南地区民众存在多种“合作”关系及其背后民众的妥协、隐忍与抗争,值得我们探究。〔加〕卜正民:《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第8—25页。对杭州宣抚工作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沦陷后杭州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也能够一窥当地民众对这一过程的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