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黑石号”出水器物年代和相关史料的再检讨

作者:
丁唯涵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7.15 MB
报告字数:
1986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与域外(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览中有一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宝历二年’铭花草纹碗”,根据字体分析,我们把其刻画的文字读为“宝应二年(763)七月十六日”。联系铸于乾元元年(758)的江心镜,铸造于乾元元年至宝应元年(762)并可能只流通于这一时期的乾元重宝钱,长沙窑“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题记碗上的“湖南道”最早可能出现的广德二年(764),同时结合对大唐与大食的交流的高峰在怛罗斯战役(751)之后直到贞元十四年(798)最后一次在文献上出现的大食对大唐的朝贡,以及可能代表“中国天子御用的瓷器”的“进奉”“盈”字款碗、盘等于786~806年这段时间内出现在大食的宫廷中,再结合于宝应元年(762)至贞元元年(785)已经非常繁盛的“广州通海夷道”,辅以三组科技检测的断代结论,我们把“黑石号”沉船的年代定在8世纪60年代左右。

关键词:

黑石号宝应二年怛罗斯之战广州通海夷道

作者简介:

丁唯涵:

文章目录
“宝应二年七月十六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 1.《李良臣碑》
  • 2.《博陵崔氏墓志》
“宝应二年”与“黑石号”出水其他有年号文物的关系
  • 1.“乾元元年”江心镜与“丙午”铭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碗
  • 2.乾元重宝
“宝应二年”与“黑石号”出水其他有铭文文物的关系
  • 1.长沙窑“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题记碗
  • 2.白釉绿彩“进奉”铭盘、绿釉“盈”字铭碗(图9、图10)
·进奉与大食朝贡
·“进奉”“进”款与何家村、“黑石号”发现的“银铤”
·杜环的归途、“广州通海夷道”与杨良瑶出使大食
·科技检测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