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作者:
赵利梅 方志伟 刘春宇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18 MB
报告字数:
9265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困境。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有助于破解“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的难题,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四川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总体发展较好,但也面临基础条件较薄弱、生产风险不确定等障碍。本文提出,四川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应加强对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引导;有序进行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特色产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规模经营主体多元化

作者简介:

赵利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农村公共管理。

方志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刘春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管理、农村发展。

文章目录
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性
  • (一)破解“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的难题
  • (二)培育和发展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 (三)壮大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是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支撑
四川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
  • (一)突出服务导向
  • (二)培育现代农业主力军
  • (三)打造乡村产业振兴雁群
  • (四)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农民队伍
  • (五)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基础条件较薄弱
  • (二)生产风险不确定
  • (三)人才短缺问题凸显
  • (四)耕地非粮化未完全遏制
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对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引导
  • (二)有序进行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 (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四)发展特色产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 (五)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