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审视对象和问题意识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1.15 MB
报告字数:
3141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与古典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渊源关系已经达成一个基本共识:马克思是在与古典自由主义对峙的基础上来阐发自己的正义问题的,他在接过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话题后,又很快与后者分道扬镳。但这种对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自由主义的正义是马克思正义理论所审视的对象,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是马克思思考正义问题的思想史前提和理论渊源。“在现实层面,马克思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有很好的理由把另一方看成痛恨的敌手。但这仍然不能改变历史和观念的真理,即马克思主义确实发源于自由主义,它采纳并改编了自由主义的价值和总体看法,而且,如果没有自由主义这一广阔背景,马克思主义将是不可思议也不会存在的。”〔英〕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50~51页。马克思既肯定了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进步价值,同时又批判了它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作为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基础的权利平等原则,相对于前现代社会的等级与特权制度,以及政治权力对私人生活的过度渗透和干预来说,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另一方面,自由主义的权利平等原则只是形式或法律上的正义,还不是实质上或事实上的正义,且其作为重要论据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实质上的非正义。今天,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对当下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这种影响的利弊得失,直接关系到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理解和建构。马克思对待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辩证扬弃态度,为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科学看待自由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历史局限性和内在矛盾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审视的理论对象:自由主义的正义
  • 自由
  • 平等
  • 财产权
·第二节 面临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遭到了剥削
·第三节 思考的主旨: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