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语义与实践: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进路探究

作者:
梁平 陈焘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9931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法治”作为与“人治”相对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在执政者的大力推动、学术界的热烈探讨和实务界的不懈努力中,历经十多年的实践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并凝炼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自主品牌”,而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正式开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新征程的同时,对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进一步探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人们对法治文化的关注已不再停留于以往简单的命题推广或观念渗透,而是将之作为国家治理的普遍性原则,促进全社会以“文化”的自觉性践行法治精神。
关键词:

中国法治建设特色法治文化

作者简介:

梁平: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司法治理和教育管理。

陈焘: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司法制度。

文章目录
法治文化的语义比较与分析
  • (一)法治文化的类型
  • (二)法治文化的意蕴比较
  • (三)法治文化的语义分析
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 (二)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
  • (一)文化视角:国情语境中的多元融合
  • (二)主体视角:法治视野中的法治习惯
  • (三)行为视角:法治文化的善治实践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