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实用主义的审美复兴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48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45892字
所属图书:
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间性建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末,美国学界的热点之一是分析美学的衰落与实用主义美学的再次复兴。分析美学的衰落,既是现象学、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等美学流派外部冲击的结果,又是其学科的内在缺陷造成的。事实证明,单一的语言学方法,仅仅为解决美学与艺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路径,它也并非通向美学彼岸的唯一密码。早在1967年,罗蒂在他的论文集《语言转向——哲学方法论文集》中,就表达了对分析哲学发展困境的忧虑,那就是语言哲学的命题中“隐含着‘虚无主义’情绪”的“元哲学困难”毛崇杰:《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7页。。分析美学的终极目标,是从美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入手,彻底解决关于艺术本体论、艺术定义、审美经验、艺术价值等美学核心问题的论争。但是,在强调美学、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消解传统美学、艺术观念的权威性,“挖掉了传统美学赖以存在的基石”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387页。的同时,分析美学也难以保全自身,同它的抨击对象一样,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人们发现,无论是理论语言分析,还是日常语言分析,都不能真正解决美与艺术的本质、艺术定义等古老的美学问题;而艺术作品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也不是单纯地依赖术语澄清或语言分析就能够得到最终的解释的,“分析哲学所推崇的理想化的定义的命题语言并非世界本真状态的揭示,而是封闭在语言本体之中的虚设的本质”毛崇杰:《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9页。。事实证明,分析哲学、分析美学的语言学探索路径,也不是通向美学的理想国度的坦途。因此,“语言哲学的统治地位和话语霸权”毛崇杰:《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9页。被颠覆了,“分析的时代”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339页。终结了。分析路径的崩塌,对于列属分析美学阵营的美籍犹太哲学家、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1949- )来说已无力回天,遂成切肤之痛,舒斯特曼的应对方略是另谋他途。他不再偏安于语言分析的象牙塔,而是从单一的逻辑分析转向对关系的关注,在哲学、美学和艺术三者与生活的关系中去寻求美学问题与艺术论争的解决办法,于是实用主义成为他逃脱窘境的良方。舒斯特曼认为,就宗旨来看,实用主义美学恰好处于分析美学和欧陆美学之间,实用主义美学的复兴可以解决分析美学与欧陆美学之间的冲突:“由于处于分析美学和欧陆美学之间,结合了后者的洞察和广泛关涉与前者的经验主义精神和落实到底的见识,实用主义美学在帮助我们重新定位和复兴艺术哲学上,占有很好的位置。”〔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7~18页。因此,舒斯特曼选择向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传统回归,最终成为引发实用主义再次复兴的焦点人物。

关键词:

实用主义杜威审美复兴间性建构舒斯特曼学术业绩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间性建构与审美复兴
  • (一)生活哲学观念的复兴
  • (二)审美经验的复兴
  • (三)艺术的复兴
杜威与舒斯特曼的学术业绩与研究状况
  • (一)杜威的学术地位与研究状况
  • (二)舒斯特曼的学术地位与研究状况
·杜威与舒斯特曼实用主义思想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