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近代学术建制的典范——中央地质调查所

作者:
郑济飞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13009字
所属图书:
地学、哲学与社会:走向思辨的地学之旅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民国初年,近代科学在中国尚处草创之期,步履艰难,成绩有限。在所获不多的成果中,被科学界公认“得到较快较好发展的学科,是地质学、生物学和考古学”,尤其是地质学,其成就已“在世界地质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民国时期中国地质学的学术中心,中央地质调查所堪称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官办科学机构,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它“是独一无二的”。系统考辨民国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学术建制形成和发展的状况与规律,总结它在学术建制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科技体制、推进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郑济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形成颇具规模的科学家群体
  • (一)精选人才
  • (二)精养人才
  • (三)中央地质调查所出现的职业科学家
营造成果产出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 (一)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 (二)出版学术刊物,发展地质事业
构建严格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 (一)严格的组织制度
  • (二)学术化的管理制度
重视强化学术的社会效应
  • (一)经费资助
  • (二)奖励资助
中央地质调查所学术建制的成功启示
  • (一)积极回应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是完善学术建制的重要动力
  • (二)良好的科学精神,是完善学术建制的根本条件
  • (三)精选、培养和爱护人才,是完善学术建制的根本保障
  • (四)学习外国经验、注重国际合作交流,是完善学术建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