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程孝良

  • 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大学的守望者》等著作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高教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 图书
  • 文章
  •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
    程孝良2025年03月出版
    行业特色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本书在厘清行业特色高校的内涵、发展与转型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评价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为行业特色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绪论
    2025年03月 出版
    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体制改革后面临与行业联系疏离、特色淡化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其高质量发展需明确内涵,解决转型难题。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国际比较,梳理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与模式,提出行业特色高校应立足行业需求,坚持内涵式发展,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径,为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模式与路径
    2025年03月 出版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备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需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内涵发展。通过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均衡发展、协同发展等模式,强化人才队伍、本科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和大学文化 “四大建设”,实施管理模式、资源配置、评价体系 “三项改革”,破除功利化倾向,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学科生态,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
  •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发展模式:美国一流大学的启示
    2025年03月 出版
    美国一流大学学科发展模式多样,普林斯顿大学均衡发展,斯坦福大学重点突破,芝加哥大学综合发展,麻省理工学院交叉协同。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后面临学科 “去行业化” 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保持特色优势,选择多学科交叉协同、非均衡发展模式。成都理工大学 “恃优先行,以点带面;以优促精,全面提高” 的模式,通过优势学科带动新兴交叉学科,形成学科群,为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提供范例。
  •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模式与路径
    2025年03月 出版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力量,可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验。斯坦福大学重点突破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学科,芝加哥大学综合集群发展,普林斯顿大学均衡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人文交叉协同。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人才队伍、本科教育、科技创新和大学文化 “四大建设”,实施管理、资源配置、评价体系 “三项改革”,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2025年03月 出版
    成都理工大学针对专业设置贪多求全、特色淡化等问题,以 “标准化 + 信息化” 为引领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建立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控制专业数量,优化结构,扶优扶特扶新,强化内涵建设。构建包含 6 个一级指标的评估体系,实现评估信息常态化采集与分布式实施,促进专业与社会需求对接,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 行业特色高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
    2025年03月 出版
    成都理工大学作为行业特色 “双一流” 建设高校,以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 “四大建设” 为抓手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 “珠峰引才计划” 优化师资结构,开展专业供给侧改革控制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推进 “学科 - 专业 - 课程模块” 一体化建设,构建 “三大平台”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系列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品牌。
  • 新时代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
    2025年03月 出版
    针对地学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理念滞后、主体单一、协同不足等问题,提出 “通专结合” 理念,构建 “T” 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贯通培养(本硕博一体化)、学科交叉(“地质 +” 融合)、联合协同(校政企合作)等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适应 “西部大开发” 等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地学人才,提升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
    2025年03月 出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顺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求,坚持 “通专结合” 理念,打破单一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培养(校际、校企合作)、贯通培养(本硕博衔接)、学科交叉(新工科等融合)、项目驱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等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构建多元育人共同体,为国家战略输送跨学科、实践性领军人才。
  • 大学教学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培育路径
    2025年03月 出版
    大学教学文化蕴含崇真尚实、自由民主、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兼容并包的精神内涵,具有培育教化、陶冶塑造、凝聚激励等功能。实践中需凝练核心元素(如地质高校的 “三光荣” 精神)、建立文化标识系统、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落实文化育人使命。
  • 以科研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协同创新
    2025年03月 出版
    成都理工大学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构建 “政产学研用” 联盟)、管理机制(任务牵引与薪酬改革结合)、评价体系(分类考核与成果转化激励),解决创新主体孤立、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形成跨学科协同创新生态,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为行业特色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