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方法的不同,造成了蒲鲁东和马克思对社会经济现象理解的对立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同路径。前者把普遍理性看作社会存在的前提,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是作为普遍理性的工具的经济范畴矛盾运动的结果,尝试用系列辩证法来构建一门新的社会经济学。后者则以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为起点来把握社会和历史,认为经济范畴只是特定社会时期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和暂时产物,在唯物史观的维度下有针对性地批判蒲鲁东系列辩证法,并且萌发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沿用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观照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哲学方法的背后,是马克思和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不同态度、把握社会现实的不同程度和社会变革方法的不同可行性,这些足以成为评判他们哲学方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