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周华珍 陈珍 薛聪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26269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体生理、心理飞速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极具敏感性和不稳定性、易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时期。对青少年而言,心理健康是其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抗逆力理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青少年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并通过保护因素的构建提升其抗逆力,实现心理健康的持久稳固。运用《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全国10个省市在校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康相关行为的数据,并用Stata数据分析软件,从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和危险行为三个维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自报健康状况方面,4.21%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不健康;在自报生活满意度方面,近20%的青少年自报生活满意度较低或一般;在积极情绪方面,超过7成的青少年幸福感较高、拥有信心且热爱生活;在躯体特征方面,较多青少年存在难以入睡、半夜经常醒来或经常发脾气等特征;在消极情绪方面,超过30%的青少年感到孤独、郁闷或痛苦;在自我认知方面,37.14%的青少年意识到在情感、注意力、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综观以上数据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良好的家庭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良好的同伴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饮酒、伤害、欺负等危险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对此,本文提出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多部门联动模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净化网络环境,从而实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青少年

作者简介:

周华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大学生心理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价值观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跨文化研究(中国地区)首席研究员。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框架下构建我国儿童健康行为测量指标体系”、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社会决定因素与学龄儿童健康公平可行能力研究”、科技部项目“价值观与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和“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健康危机识别与干预机制模型建构”。已发表《隐性逃学与我国中学压力和支持系统的关系研究》等3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多部著作。

陈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青少年健康行为。

薛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文章目录
·前言
研究方法及样本情况介绍
  • (一)资料统计分析
  • (二)样本基本情况
  • (三)概念界定与测量指标
研究结果
  • (一)青少年自报健康状况
  • (二)青少年自报生活满意度
  • (三)青少年积极情绪
  • (四)青少年躯体特征
  • (五)青少年消极情绪
  • (六)青少年自我认知
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家庭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二)同伴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三)危险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讨论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