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法律与道德在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
孙国华 王梅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007.07 KB
报告字数:
8348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算得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之所以常谈,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意义和难度。作为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两种重要的调整手段或称调控杠杆,法律与道德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不同决定了它们与一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存在的必要。二者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状态,而实际的关系状况又是如何,以及是否能、怎样才能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在社会调整中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都是需要花工夫仔细去做的题目。这些题目在我们建设以法治为内在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需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抓紧抓好的今天,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法律与道德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问题进行多个角度的辨析,希望对人们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方针、处理好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法律道德社会调整

作者简介:

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基于法的发生和发展的分析:法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联
·基于法律与道德相比较的特点的分析:法作为社会调整体系中主要杠杆的合用性
·基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学的分析:人性和人的多样性
·对与论题有关的几种观念的简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