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改革行动: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应对

作者:
朱海龙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8629字
所属图书:
多元文化与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如同凝固的道德向一代代大学生传递着无声的正能量,古今中外莫不如是。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校训就是对大学传统继承的最佳形式,这些传统中富含求真、重德、博学、创新、自强、尚美、信任等诸多道德价值,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隐性力量,也是外界以小见大大窥测大学道德教育的有效窗口。
关键词:

校训“知识即美德”“双主体”法律弱势

作者简介:

朱海龙:朱海龙 男所属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导老师:李培林在站时间:2011.12~

文章目录
凝固的道德,从校训看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
  • 4.1.1 为什么是校训?
  • 4.1.2 中美大学校训中的道德解读
有形与无形:多元文化视域下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差异之处
  • 4.2.1 高校、教师、教材: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有形侧重
  • 4.2.2 从高校到社会道德实践:美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无形侧重
  • 4.2.3 政治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并举: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价值倾向
  • 4.2.4 爱国主义与道德核心价值观:美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倾向
  • 4.2.5 法律弱势: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中的法律角色
  • 4.2.6 法律强势:美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中的法律担当
迎难而上: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
  • 4.3.1 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不断追寻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文化底色
  • 4.3.2 提升道德能力: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 4.3.3 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美国自上而下的行动
  • 4.3.4 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美国在质疑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