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6~2020年我国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在线学习状况

作者:
季为民 颜钰杰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2.09 MB
报告字数:
155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我国未成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参加在线学习的基本状况、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未成年人在线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长和满意度等现状分析发现,网上学习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活动;未成年人在线学习的课程种类丰富;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参与在线学习的方式多元等。研究发现,未成年人在参加在线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学习时间长、在线教育平台内容鱼龙混杂等问题。建议加强对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内容的治理;深入推进国家在线教育平台拓展建设,为未成年人创造学习资源丰富、学习环境健康的网络空间;开展未成年人在线学习方面的网络素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健康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

未成年人新冠肺炎疫情在线学习

作者简介:

季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社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修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委会理事,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文化传播、青少年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编著出版研究报告集、访谈文集、专著(合著)30本,发表论文数十篇,共计1000余万字,如《新时代新文化》、《媒体融合: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艰难的新闻自律》(合著)、《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共筑基层教育中国梦:青年学者五省区调研报告》、《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系列)、《青年学者看中国》、《国情调研》系列丛书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二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中宣部好信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特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果奖、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颜钰杰:颜钰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学生。

文章目录
·引言
疫情发生前未成年人的在线教育参与状况及特征分析
  • (一)网上学习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活动,在线教育未成年人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在线教育普及程度高
  • (二)在线教育课程以学科辅导为主,艺术及科技类教育兴起,在线教育产品类型多元,为未成年人提供兴趣培养和自我提升的机会,促进乡镇未成年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 (三)疫情发生前,在线教育以学习辅助功能为主,促进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取得进步
疫情期间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在线教育状况及特征分析
  • (一)疫情期间未成年人网课参与率与整体满意度较高,在线教育为保障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在线教学平台多元丰富,社交平台成为学校开展在线教育的重要工具
  • (三)在线教学以直播授课为主,未成年人对“资源包”学习方式认可度高
  • (四)未成年人在线学习课堂互动难度增加,多元课堂互动方式拓展学习效果反馈渠道
  • (五)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在线学习时长增加,身体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 (六)农村在线教育覆盖率提升,乡镇未成年人参与在线学习的硬件条件和空间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成年人参与在线教育的问题和影响
  • (一)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及平台种类多样,教学内容质量难以保障,广告及不良信息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 (二)未成年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面临视力下降及身体发育不良等潜在问题
  • (三)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在线学习的引导和健康上网的监督存在缺位现象
  • (四)农村地区在线教育网络环境及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推动
对策建议及展望
  • (一)健全在线教育机构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和审查制度,在线教育行业加强行业自律
  • (二)推进国家示范在线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发挥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促进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
  • (三)促进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整合与基础设施提升,为缺乏参加在线学习基础的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帮扶措施
  • (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鼓励家长关注引导未成年人的在线学习情况,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