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遴派的外交折冲研究
作者:
陈海懿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3.53 MB
报告字数:
20261字
所属图书: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144-164
臧运祜
朱丁睿
摘要:
本文利用日内瓦国联与联合国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日本外交档案、英美外交档案和台湾“国史馆”档案等多元资料,梳理复杂的国家外交折冲过程,一方面力图扩充赴东亚之前的国联调查团史实,具体呈现调查团的人数与来源国设定、具体成员遴派过程,窥视国联调查团所蕴含的大国意志;另一方面探析在调查团代表遴派过程中的中日因应,阐明中国的急切心态和日本的引导预谋,以跨国史路径反观中国历史,从大国意志、中国心态和日本预谋三个层面透视九一八事变的“国际性”、国联调查团的权威性与紧迫性,及其东亚之行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国联调查团代表
外交折冲
日本军事行动
作者简介:
陈海懿: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告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历史考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台湾的经济统制政策(1931~1945)
1933~1935年美国在华报刊视野下的华北危局——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
石原莞尔“满洲国”设想述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尊孔活动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以儒道大会为中心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入侵华北的战事演变与中日外交折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中国驻屯军的战略抉择与增兵企图
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关东军对苏战略概述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治外法权交涉的夭折
文章目录
·
引言
·
调查团的人数设定和来源国构成
·
调查团的成员遴选和大国权衡
·
中国因应及其心态
·
日本评估及其预谋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