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1933~1935年美国在华报刊视野下的华北危局——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
作者:
刘畅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34800字
所属图书: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276-308
臧运祜
朱丁睿
摘要:
20世纪初,在西方大国争夺远东利益的背景下,许多美国报人欲打破英国人在远东地区对国际新闻的垄断,在华办报。这些报刊的人员构成、办报精神、基本立场、对华态度等存在一定的共性。抗日战争期间,这些报刊为向世界传递中国抗日局势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1933~1935年,《密勒氏评论报》载了大量反映华北危局的文字,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观察抗日战争与远东形势的视角,折射出同时期美国在华报刊的新闻网络以及抗日观念。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华北危局
《密勒氏评论报》
作者简介:
刘畅: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历史考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台湾的经济统制政策(1931~1945)
石原莞尔“满洲国”设想述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尊孔活动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以儒道大会为中心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入侵华北的战事演变与中日外交折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中国驻屯军的战略抉择与增兵企图
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关东军对苏战略概述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遴派的外交折冲研究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治外法权交涉的夭折
文章目录
·
跨国新闻网络的形成:“密苏里新闻帮”在上海落地生根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华北局势逐步恶化
·
福兮?祸兮?:日苏战争阴霾之下的中国抗战前途
·
“华北事变”、斯诺夫妇与“一二·九”运动
·
《密勒氏评论报》对中国局势之立场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