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限性,主要指人对自身界限的一种自觉。孔子的有限性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命不可知,二是认知存在边界。这奠定了先秦儒家有限性的基调。孔子之后,思孟学派说明了天与人之性之间存在张力,揭示了德性主体建立的必要性。《易传》则重在表达认知的有限性,蕴含着重视知识的萌芽。荀子主张天人有分,从而强调客观秩序的重要性。这说明先秦儒家一方面并不认为人与天道具有同一性,另一方面也不认为人能完全通达无限和圆满。有限性思想是先秦儒家的源头活水。
儒家有限性天道性
彭战果:彭战果,河南商丘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易学、儒释道关系及中国古代身心修炼与转化研究。
Peng,Zhanguo:Prof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