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黄帝思想与中国古代新儒学——《黄帝四经》与儒学创新的关系

作者:
余明光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1.76 MB
报告字数:
30765字
所属图书:
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孔子原创儒学以后,适逢春秋战国乱世之时,儒学陷入深刻的危机,而黄帝之学(旧称黄老思想中国历史上的“黄老”思想实际上就是黄帝家的思想,这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出土后根据史实才辨析清楚的。黄帝思想是简称思想流派,关于“黄”与“老”之辩,请参看拙著《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八章:“汉代黄老混同及对后世学术思想的影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再参见《东方文化的奥秘》中“黄老思想简说”,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却照亮了思想界。儒学欲“以务为治”,强调更新内容,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坚持儒学的基本精神,大胆地吸收道家的思想,特别是黄帝的思想,走更新儒学的新路线,进而创建新儒学新儒学或新儒家是指与孔子原创儒学不同的儒学。中国的新儒学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说:一是战国秦汉之际的新儒学,它主要是吸收黄帝之学形成的儒家新理论;二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要是指吸收道家与佛学的理论而新创的理学;三是现代的新儒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孟子开始,到荀子集其大成,又经汉初叔孙通、陆贾、贾谊等人的政治实践,最后到董仲舒才完成新儒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一跃成为“独尊”的统治思想。儒学这一吸收、改造、更新的过程,前后大概经历了3个多世纪。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余明光:余明光,清华大学法学院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顾问。

文章目录
·导言
黄帝思想与孟子新儒学
  • 1.他把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仁政”的学说
  • 2.除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外,重要的还要对农民实行“教养”
  • 3.作为“仁政”的对立面,孟子提出反“霸道”的口号
  • 4.孟子的“仁政”学说,还包含着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
黄帝思想与荀子的新儒学
  • (一)通黄学无为之治 君要而臣详
  • (二)扬黄学法术思想 表仪使民知方
  • (三)承黄学“定分”学说 次定而序不乱
  • (四)取黄学天人相分思想 人力可以胜天
黄帝思想与陆贾的新儒学
  • (一)陆贾的功绩与学术渊源
  • (二)陆贾“内用黄学,外示儒术”的新儒学
董仲舒融黄学精要 集铸新儒学之大成
  • (一)悉“道论”之精英 通“无为”之大道
  • (二)究帝王之权术 取黄学之精华
  • (三)述阴阳刑德 源于《黄帝四经》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