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中华人文之祖,远古时期的部族军事领袖。相传他以兵定天下,涿鹿之战擒杀蚩尤,阪泉之野战胜神农氏,“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史记·五帝本纪》)在这些伟大的军事实践中黄帝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军事思想。它们主要反映在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中,其他文献和文物所记载的相关史实也能对这些思想有所印证。本文将主要依靠这些材料来分析黄帝的军事思想。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学界普遍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乃后人依托或追述黄帝思想之作,因此对其中反映思想的可信性应有所分析。本人认为,此书中的黄帝思想大约可分三种成分。其一为远古黄帝本人及其追随者的真实思想,因其正确地反映了当时情况并能指导其活动,成就了其伟大功业,因而代代流传了下来;其二为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黄帝后人治国者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感悟而逐渐添附的内容;其三为春秋战国形成文字著作时,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添附的内容。因此,今人读之,简单地全面否定或肯定书中思想的真实可信性都不合适,还是要用其他文献或文物材料互相印证,以定取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