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文化演进的断裂性特点不同,连续性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明显特征。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哲学突破期”思想创造对上古文化的吸收和包容。孔子在春秋末年开创的儒学,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孔子之创造非无源之水,而是与上古文化渊源极深。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实是寓述于作,返本开新,恰是在积极吸收上古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儒家学派。而追溯华夏文化的根源,则非轩辕黄帝莫属,这一观念早自太史公作《史记·五帝本纪》以来即深入人心。显然,黄帝思想对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甚至我们可以断言,儒家是黄帝传统的重要继承者。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散佚,要把黄帝思想对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探究清楚,恐怕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思想文化中的关键因素,由此也可见黄帝思想的延续、发展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