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文化正义精神论

作者:
宋志明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1.55 MB
报告字数:
20798字
所属图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总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崇正义”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崇”有追求、推崇、向往、仰慕等意思。“正”有正当、公正、符合等意思,含有褒扬的意思,与“邪”相反。在“崇正义”这个短句中,关键词是“义”。“义”原意是指个人的威仪、美善、适宜,引申开来有“应该”的意思。在价值观上,所谓“义”,是指组建社会群体必不可少的价值共识。缺少这一共识,社会群体既无法组建,也无法运行。中华先哲很早就阐明了这个道理,“崇正义”是先哲一贯的精神追求。尽管他们对于“义”的具体看法互有差异,但皆强调社会群体必须符合“义”,要求每个成员都把正义原则当成精神追求的目标,从而建设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所谓“正义精神”,就是“以义为正”的精神,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皆以价值共识为尺度评判自己行为的正当与否。

关键词:

内圣外王义利之辨崇正义义利协调

作者简介:

宋志明:宋志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义利之辨与正义追求
·从先秦儒家义利观看
·从墨家义利观看
·从道家义利观看
·从法家义利观看
·从董仲舒义利观看
·从正统理学义利观看
·从非正统派义利观看
·内圣外王弘扬模式
传统正义精神的现代转化
  • (一)重义轻利新解
  • (二)存理灭欲新解
  • (三)内圣外王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