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现代儒家激进主义的历史渊源:新儒家乡治论传统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大小:
992.64 KB
报告字数:
23551字
所属图书:
梁漱溟与现代儒家激进主义的兴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以来,有关新儒家,我们似乎早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他们在哲学思想上是很有成就的,但在社会政治方面则乏善可陈。萧公权说:“惟吾人宜注意,理学得佛学之助,蔚为中国空前未有之哲学系统,而其对政治思想之贡献则极细微。”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414页。耐人寻味的是现代新儒家的看法,他们一向被视作新儒学在现代的传人,而且他们自己也把这当成一种历史的使命,可是他们恰恰也是以上共识的有力推行者。据他们说,完整意义上的儒家乃是内圣外王之学,而新儒家只是充分发挥了内圣这一个方面,在外王方面相对不足,特别是最高层次上的“政道”(区别于行政治理层面的“治道”)严重残缺。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牟宗三有一段话集中表述了他们的理想: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共识与偏见:新儒家的政治想象及实践
新儒家乡治论的形成
  • 1.乡约的缘起:《吕氏乡约》和“三代之治”
  • 2.三代之治与礼乐复兴运动
  • 3.儒化中国和封建社会
梁漱溟对新儒家乡治论的继承与推进
  • 1.礼乐复兴运动与政治路线的新抉择
  • 国家形态及政治的转型:从帝国的无为到国家的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