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接诉即办的基本法理与地方性立法评估

作者:
王敬波 宁晶 李锋 陈东华 马超 张泽宇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11468字
所属图书: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2022~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改革过程中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以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成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法治表达。研究发现,接诉即办改革是一次“法治化改革”,实现了“在法治轨道中开展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推进法治”的辩证统一;在行政组织法治层面实现了整体治理、协同治理、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的创新;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立法三个维度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整体质量优良,实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

立法评估行政组织接诉即办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者简介:

王敬波: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得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2018年当选北京市党代表。兼任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理事。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等党政机关的法律顾问或者咨询专家。完成独著3部、合著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行政管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80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专著《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行政法问题研究》、论文《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衡量》等获得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颁发的部级奖项。主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法治专册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特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司法部、交通部等行政机关委托开展的科研项目100多项,多篇咨政建议被国家领导人批示;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机关采纳,直接应用于国家法治建设。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重大举措的讨论,参加《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标准化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上百部重要法律、法规的起草、论证等工作。

宁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治理与社会政策、社会治理与健康政策。

李锋: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国家治理。

陈东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马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行政诉讼法、法律实证研究、政府治理等。

张泽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

文章目录
接诉即办中的改革与法治关系
  • (一)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改革
  • (二)在改革过程中推动法治
  • (三)法治化改革实现的根基
接诉即办中的行政组织法治
  • (一)整体治理与行政组织法治
  • (二)协同治理与行政分工
  • (三)社会共治的法治保障
接诉即办立法后评估
  • (一)评估情况说明
  • (二)评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