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作者:
杨旻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48 MB
报告字数:
1723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挽救民族存亡的思潮开启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转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变革深刻影响了近代学制的演变,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被割裂、被矮化的现实,面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危机,部分爱国学者积极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国学运动逐渐兴起。以北京大学国学门为起点,近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办学的探索阶段,不仅公立大学纷纷成立国学院系所,还有私立的国学专门学校、国学讲习会、书院以及教会大学的国学研究所等。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

杨旻: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

文章目录
高等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从历史到现实
  • (二)政策引领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方向
  • (三)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 (四)国学与儒学学科独立设置的争论
高等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 (一)通识课程与文化活动方面
  • (二)国学专业教育方面
  • (三)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方面
优化高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 (一)重新凝练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共识
  • (二)规划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标准化考试
  • (三)活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附录
  • 部分国学院详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