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出发,厘清了我国高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指出了提升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渊源为文化根脉。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我国高校需要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从多个维度构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体系。本书着重从五大维度即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亲和力、教师亲和力、课程亲和力、新媒体亲和力、实践亲和力这几个方面探索了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深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夯实我国高校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基础性工程,使我国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例与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思政十讲
大学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探究录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现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文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各1项,市厅级项目6项。获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2项,市厅级获奖10余项。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