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父权制社会正当性是女权主义思想传统的根基,而资本主义则被视为父权制的当代制度形式,这就是20世纪美国女权主义理论上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缘由。美国学者南希·科特指出,自“女权主义”这一词语问世以来,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无不承认它与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联系:“女权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生于政治光谱的左端,首先受到熟悉社会主义主张的妇女拥护,被尽管是资产阶级背景却认同劳工而不是资本的人所利用。”Nancy Cott,The Grounding of Modern Feminism,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pp.91,35.的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波到60~70年代第二波再到80~90年代第三波进而到21世纪的第四波,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于华盛顿州奥林匹亚的暴女朋克文化(Riot grrrl feminist punk subculture)是第三波的起点,1992年,丽贝卡·沃克尔在《女士》杂志上发表《成为第三波》的文章,宣称她自己就是第三波。第三波女权主义者认为,第二波女权主义过度强调资产阶级白人妇女的经历,以此为基础对女性气质的界定是无法接受的。她们提倡“微观政治”,拒绝第二波女权主义的理论范式,主张以后结构主义解释性别和性行为。第三波的核心人物大多是贝尔·胡克斯之类的非白人学者。第四波出现于2012年前后,主要特征是通过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umblr和博客等社交媒体维护女性正义,反对针对妇女的性骚扰和性暴力。女权主义思想脉络中,社会主义和激进主义一直是主流,这是美国20世纪女权主义的第一个突出特征。